每周图片精选(11.28-12.4)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12月3日,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导子镇,40多名救援人员头顶矿灯、身背呼吸器、携带救援装备,由源江山煤矿主井口深入井下展开搜救。11月29日,湖南省耒阳市源江山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3人被困失联。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摄 12月2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自动
明清古典红木家具之美沁人心脾,它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一种璀璨耀目的经典艺术形式。若以理性思维分析,则不难发现明清古典家具的“形、材、艺”的是其独特的审美标准。本文虽有特色,亦不乏新意,但求能抛砖引玉,为当今明清古典红木家具的继承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明清古典红木家具拥有三大美学标准
现在,学术界早已形成了明清古典古典家具审美判断的公认模式,即“形”、“材”、“艺”,虽然此后有许多饱学之士的拓展、延伸,但是无法从这基本框架脱离出来。对这三个标准,虽然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但是一般可以这么理解:

“形”
即一个器物的样式,这是判断一个红木家具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这包括家具的比例协调性,尺寸的合理与否,颜色的和谐程度,功能的多样性,结构的稳固性,纹饰的精美性……不过这些仅仅是最基本的外形基础,明清家具,更重要的是中国古典家具的造型结构是否符合逻辑,并且作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变迁载体,其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是最为重要的。

一个明清古典红木家具作品,即使现在的工厂诞生,也逃不出传统的遗传基因,因为这不是毫无规律的创新,而是对从前规律的总结。总而言之:它是明清古典家具遗传诞生的产物,传承至原来经典的款型。这些色彩,尺度比例,纹饰…上的美感,虽然不是这个“形”的所有,但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

“材”
哪些因素决定了红木家具的价值??????
总题来说,是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也决定了一套红木家具是否具有更高的价值。 1:由于原材料日益枯竭,因此材质被放在第一位。业内有一黄、二黑、三红、四白之说。 2:看年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价值,年代是最主要标准。 3:拼工艺(1:家具结构
即优质材料,家具行业的专家普遍认为,真正优秀的明清古典家具应该采用优质木材,而传统所谓优质木材的等级大致如下:
特等:传统的红木有海南岛的黄花梨,越南的黄花梨,檀香木;
优等:高品质国标红木——如铁力木,老挝红酸枝,黑酸枝等。
中等:如各种不常用但又名列国标红木的木材,如梨木、乌木等。以及非洲酸枝、巴西花梨等不在国标红木中的名贵木材。
下等:其他比较普通的木材,如硬木中的榆木、榉木。软木中的桦木,柏木等。

“艺”
这个标准理解更容易一些,也最有价值。很多标准能判断家具制造是否有精良的工艺:是否精确的尺寸?平面是平滑的吗?圆弧形是否顺畅?是否精巧?除了这些观测到的外,还有一些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

比如是否有合理的结构设计?比如,家具的结构设计为了满足其功能但是这样的结构是否合理?而不仅仅是外形美观、制作精良,又如是否合理采用榫卯方式?根据需求进行调整榫卯结构,这对整个家具的坚固与安全有很大的影响。

根据以上的三个美学标准,对于家具的好坏我们基本可以做出判断。如果想分辨出其中最重要的,个人觉得第一位是“形”,一件在整体观感上无法给予美的体验的器物,无论其工艺多么高超,材料再好也不能算是美器。第二种比较恰当的方法是与“形”并列,或放在第一位。粗犷的物品,即使整体造型再协调,材质再珍贵,也绝对不算精致!但只有“材质”是第三位的,当然,在今天的市场价值中,材质因素所占的比例似乎比“工艺”和“形状”要大得多,而在一件家具作品的艺术价值、美学价值方面,材质显然不是最重要的。
本文源自头条号:红木大帝讲解红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价值十万元红木家具失窃 男子雇车搬家露马脚
来源:东北网 东北网12月4日讯(沈正伟 记者 包海多)价值十万元红木家具失窃,男子雇车搬家露马脚。11月23日,哈尔滨市香坊警方破获这起盗窃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一名,并为受害人挽回全部损失。 犯罪嫌疑人尹某被警方抓获。 图片由警方提供 10月20日,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