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木正文

清隽美物:明清红木古典家具图鉴(桌案合集)

红木馆 红木 2020-03-04 273 0

小构件大智慧,明清家具的标签之一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中国古代周朝的时候出现过一种小几案家具,名字叫做俎(zǔ),在这个家具身上首次出现了在腿足下方加横木的构件,这个构件的专业名词就叫做托泥。 《三礼图》中的俎 托泥在明清家具里算是比较常见的一个构件,比如皇宫椅四足底下的连接构件就是托泥,还附带

清前期 黄花梨卷云纹独板翘头案:案长一米六,独板面心,两端扬起翘头,小巧婉转。夹头榫结构,锼云纹牙头。外撇香炉腿,边缘起阳线。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在于:两侧腿足上端嵌挡板,透雕上翻的如意云头纹,挡板下又置小牙子。

晚明 黄花梨一腿三牙半桌:无束腰,四腿八挓,圆腿四足之粗硕敦厚,堪比大桌案,一腿三牙结构犹如建筑之斗拱。更珍贵罕见的是,此桌构件全部取材于同一棵书,纹理生动,细致紧密,一木一器,非常难得。

清前期 紫檀木四面平霸王枨条桌:外形方正,线条宽厚,纹饰灵动,牙板和抱角铲地浮雕大朵的灵芝纹,以及俏皮生动的腿足,更显其不落俗套的设计和精致完美的做工。这张条桌的造型和细节相互衬托,互为主题,造就了不同凡响的艺术经典。

老木匠常说:“做好明清家具,一定要做到四平八稳”

老木匠经常说过一句话:家具好不好,要看稳不稳,明清家具对于家具的基础要求就是四平八稳。 当然老木匠说的这些并不是废话,虽然人人都知道家具稳是基本要求,但要做到这四平八稳可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件事,毕竟家具虽是生活用具,但到了明清时期已经是作为一

晚明 黄花梨夹头榫凤纹平头案:牙板透雕夔凤纹,生动活泼,有立体感。凤凰纹饰作为远古就已出现的图腾,在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上地位崇高,也被应用在明式家具中,成为全器的画龙点睛之笔。

晚明 黄花梨夹头榫刀牙板平头案:风骨俊朗,简约练达,蕴含明式家具之精髓。光素的刀牙板案子,是明式案类的经典之作。此案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是英国收藏名家尼古拉斯(Nicholas Grindley)的藏品。

明末清初 黄花梨高束腰马蹄足香桌:高束腰结构,腿子上截露明如小柱状,延伸至牙条上。桌面以标准圆格角榫攒边打槽镶独板瘿木面心,纹理瑰丽灿然。边抹冰盘沿自中部向下内缩,最底压一道窄平线。香桌四足修长,收以形状美好的马蹄足。

本文源自头条号:海南黄花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什么明清红木家具是历史最高水平?

当今,工业制造业发达,红木家具生产与时俱进,众多工序已用机械替代人工,款式风格虽有新中式红木家具创新,然而市场普遍生产的依旧是明清红木古典家具,可见明清风格红木家具的高度,即使今日也难以从头越。今天,老良就从历史角度聊聊明清红木家具的产生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