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设计竞争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趋势:“设计竞争力”成为红木家具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80、90一代消费群体的兴起,个性化消费需求已成为主流,红木家具行业必须重视产品设计。现在的不少企业说到底还是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太弱所导致。以前红木家具企业更多是在卖产品,而忽视了产品的外
红木家具具有木质精良,但乍一听到红木会掉色,多数刚接触过红木的消费者都会想到自己买的不是红木质地或材质不好的红木家具木感。实际上,其它硬木、软木通常不掉色,色深的红酸枝、大叶紫檀、小叶紫檀依次掉色程度更深。
掉色是红木家具的一个材质特征。因此,这种掉色属于正常现象,并且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掉色现象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红木家具掉色原因是深色红木含色素,另外深色红木密度大,细胞质(非条状、网状连在一起的木纤维)含量大,胶质粉质的细胞质处于半游离状态,相对易溶于水、酒精。
有时候在鉴别某些红木时,就会利用掉色这个特性,把木料在白纸上划出的痕迹,以其颜色作为判断的标准之一。
如今我们干红木家具的行内人也不少,在墙上划出一道道红色或褐黄色的痕来证明是小叶檀还是红酸枝,如果你发现某个房间的墙上有很多这样的痕迹,就几乎可以断定这个房间住过干红木家具、古董的人。
鉴别小叶紫檀和红酸枝就是判断划出的痕迹是红色还是黄褐色:把新做的小叶檀笔筒放在盛满水的桶里,第二天会发现清水变成浅兰绿色,再换清水亦然。
仿古设计的红木坐椅各有干秋,图鉴为证
很多古典家具爱好者在选购家具时,对于商家口中的“太师椅”和“圈椅”总是弄不太清楚,在百度上的很多说明中,这种椅子(图1)有时候被说为圈椅,有时候又被说是太师椅,那么这两者究竟有何区别? 圈椅(图1) 如果深究太师椅的来源的话,似乎这种椅子(图2
还有不少人怀疑,自己花大价钱买来的东西居然掉色了,难道自己买的是假货?
不用惊讶,红木掉色实属正常,时间长了,当我们的汗水和皮脂,在其表面摩擦,逐渐形成包浆后,就不会再掉色了。
许多新做的家具都是用600目砂纸打磨而成,那些有颜色的细粉还残留在木器上,或者混在蜡里,这时用干布或湿纸巾容易擦拭掉颜色,擦拭之后,则不易再出色。
等待几个月的家具使用后,表面被氧化成灰褐色,又沾上了油渍等使木结构发生了变化,此时不易掉色,既使掉也不易看清。
一些已染的家具一开始也会遇上水掉一点颜色。花梨,黄花梨,白酸枝上漆的家具,由于漆面不易掉色。
怎么应对家具掉色?
新家具用干布擦净,或干脆用湿布擦洗,再打一遍蜡,少粘着水、酒精,小叶紫檀椅子加个垫子先用一段时间,人出汗后别靠小叶紫檀椅子后背,那会染红你的衬衣!一年后管你用不用,那家具自己就不掉色了。
本文源自头条号:红木大帝讲解红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从论吨,到论斤、块、根,一去不返的“老红木”
大红酸枝,学名交趾黄檀,主产于老挝、泰国、柬埔寨。 据考证,大红酸枝是在紫檀(小叶紫檀,学名檀香紫檀)、花梨(黄花梨,学名降香黄檀)告罄后,作为替代品由南洋进口,从乾隆年间开始,逐渐成为皇室及民间富贵家族的家具用材。 旧称"红木",也是"红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