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红木正文

外国藏家的红木情结

红木馆 红木 2021-08-13 196 0

用过花梨木家具你就不想用其他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用过花梨木家具你就不想用其他,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我们作为平民的消费者肯定不会研究红木里很多专业的名称和专业的性的问题。所以我们只需要了解花梨木里有海南黄花梨,越南黄花梨,缅甸花梨木和非洲花梨木。其实作为平民消费者大多数人都并不关心海南黄花

红木天生地长,浑然天成,它汲取乾坤之灵气,融汇古今之风韵,这如同谜一样的红木家具,舒朗大气,厚重的文化底蕴让中国一直有着立于世界的民族自信,属实也让很多外国友人为之着迷。

一、明式家具外国头号粉丝——古斯塔夫·艾克

有一本书可说开创了近现代明式家具研究的先河,真正打开了中国家居美学的大门,让明式家具的世界地位得以剧升,自此明式收藏风潮,率先从西方火了起来。

1944年北京出刊,德国学者收集测绘了一批中国明式家具的优秀案例,汇编成《中国花梨家具图考》一著,他采用欧洲美术的绘图法,将家具构造按实际比例完整绘出,解答了明式家具榫卯攒斗之工艺特点,立本模范。

《中国花梨家具图考》

书中描述"它完全不带伪装,表现出一种纯美,和对材料的尊崇,营造出简约和从容不迫的超凡气度。"这波广告一打,更多外国人投身明式研究与收藏。

艾克对中国传统工艺痴迷一生,除明式家具外,对中国古代玉器、青铜器以及绘画也颇下功夫,研精覃奥,并曾于厦门大学清华大学、辅仁大学先后任教,与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等人是"中国营造学社"的创社成员。

他的中国夫人曾佑和,在艾克去世后于2006年9月将7件收藏研究价值非常高的明代黄花梨家具,无偿捐赠给中国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

艾克、曾佑和夫妇

二、誉为"明朝之王"的纽约收藏大亨——安思远

这位来自纽约的重量级古董商、收藏家,对亚洲艺术广泛涉猎网罗。他对明式家具研究多年,论著颇丰。例如1971年出版的《中国古家具:明清硬木家具实例》、1987年出版的

《中国近现代书画1800-1950》三卷本、05年的《洪氏所藏木器百图》等,同样也在西方掀起了中国家具收藏的热潮。

对于明式家具,安思远具有独特的鉴赏眼光。他呼吁不要被潮流或成见所惑,"若相信个人眼光,而非盲从专家制定的教条,我们就能摆脱有关美学的陈腔滥调,懂得欣赏对象真实之美。学会自己观察的人,自会发现通往新世界的路径,觅得不同传统文化的美善。"

在15年的纽约佳士得春季亚洲艺术周拍场上,安思远的旧藏——明十七世纪黄花梨圈椅一套四张,以968.5万美元(约6063万人民币)成交,创黄花梨家具拍卖的世界纪录。

安思远和他收藏的圈椅

明十七世纪黄花梨圈椅一套四张

六旬老汉意外挖出红木棺材,墓中女尸身着现代露背裙,疑似穿越者

1988年5月,在黑龙江的一个山村里,一位60多岁的农民像往常一样,忙着挖地基,准备自己的新房子,挖着挖着,突然看到一块红木头,带着疑问,老汉开始清理周围的土,结果挖出了一口红木棺材,这下把老汉吓坏了,赶紧叫来了邻居,自己住了这么多年的房子,地下

三、国外明代黄花梨最多的藏家——菲利浦·德·巴盖

故宫博物馆永寿宫曾在06年4月28日举办了一场为期2个月的明朝黄花梨家具展,藏者便是这位比利时人——菲利普·德·巴盖,目前除中国以外,拥有明代黄花梨古典家具数量最多的收藏家。

菲利浦本人还特地建了私人的明式收藏馆,王世襄先生为其命名为"侣明室"。

菲利普曾表示,家具是一种生活艺术的收藏,是"活"的收藏,只有置身当中才能感受到那种美。对于中西方的审美差异,他也做过表述,"西方体现高贵,会不断往上增加装饰,而中国是减少,Less is more。"字面意思"减少即是更多",这与明式家具的大道至简之风,尤为契合。

菲利浦·德·巴盖

菲利普藏品之一18世纪初黄花梨玫瑰椅

"善居"

四、中国古典馆的美国馆长——柯惕思

从1988年开始,柯提思便投身研究中国古典家具,他的一生几乎没有离开过明式家具。他曾担任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馆长和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协会期刊"的编辑。柯惕思曾经策划中国台湾首次明清古典家具收藏展,掀起古典家具中外藏家的交流热潮;如今,柯惕思独立从事中国古董家具领域的研究和顾问工作,并在上海开了一家中国古典家具店——"善居"。

柯惕思认为藏品如人:"家具也是有个性,有时像个小姑娘,有时像个粗狂的男人,家具和人是一样的,出生的时候,是质朴的,然后慢慢长大,在生活中吸收了负面影响,本质变了。我喜欢那些淳朴、有本质的家具,尤其是明式家具。"

柯惕思

五、英国自喻"藏品的守护人"——马克斯弗拉克斯

"我们何其有幸,受到时代慷慨的眷顾,经历了中国家具的黄金时期,让无数在二十世纪饱经种种动荡,被历史尘封的绝品得到应有的待遇,告别阴翳,重见天日。此外,能够与一种能藏善鉴之士分享庋藏,也可谓我们的毕生荣誉。另一幸,就是能与诸多瑰宝共享起居十至廿载,每日与其进行视觉交流。"这段话源于2016年"择善藏私-弗拉克斯家族珍藏" 个人专场拍卖时,纽约佳士得对马克斯弗拉克斯的采访。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斯对中国明式家具的情有独钟,这位英国藏家是发自内心地对明式家具热爱,他更将自己比喻为红木家具藏品的「守护人」,并希望能将这份荣誉交付给下一位继承者。

明式家具融汇了古代匠人超前的眼界和智慧,它的古典设计审美,与现代极简主义美学产生了共鸣,将艺术与实用融而为一。它的美即不曾随时间而衰减,反而在数百年的漫长岁月中,变得更加光彩动人。透过一代又一代的中西方藏者的传播,让明式家具成为让世界共同瞻仰的艺术形态。

本文源自头条号:尧千树讲红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非洲的致富天才:利用水路偷运紫檀红木,转手就赚大钱!纪录片

这是一根足以让人一夜暴富的巨大红木,为了把它卖到中国,无数当地人冒着生命危险翻山越岭,在深山老林里花费十几天的时间去寻找他,然后通过各种极限且凶险的方法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将红木运走。今天,我们将跟随镜头一起了解走私红木的全过程。 马达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