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不起眼的“缝”却提高红木家具使用寿命的关键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在家具面板的侧端常常有一条缝隙, 也就是专业术语中的“伸缩缝”。 这条看似不起眼的“缝”却非常关键。 它并不是由于家具设计制作失误造成的. 相反,伸缩缝是有意而为之的聪明“点子”。 它的存在为遏制木材“热胀冷缩”, 提高红木家具的使用寿命。 如今,
红木家具一直以来都是众多收藏者的心头好,但红木家具市场“水很深”。近年来原材料上涨,一些商家开始了花样百出的造假,玩家们一不留神就会掉进这些“火坑”。

有媒体曾报道“某企业销毁1500万假紫檀木”一事;某农经频道报道了“47万的欧式实木冒出树脂材料”新闻,看看这些报道,触目惊心!
一家从事红木家具生产的企业在第15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公开“绿色”销毁了90根冒充小叶紫檀的赞比亚血檀,以此表示“打假”的决心。从粉碎机进去的是原木,出来的是木屑,再从锅炉出来就已经化为乌有了。这一震撼人心的举动引发了业界的持续关注。有人支持,也有人觉得可惜。

红木家具高档、环保、耐用,是很多消费者青睐的原因,一些无良企业正是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用低端木材冒充名贵木材,甚至用树脂冒充实木。
家具造假的手段基本可以概括为:品相造假、材质造价、结构造假。

1、品相造假:给“白皮”刷漆、画纹理冒充红木
白皮是指围绕着树干心材之外颜色浅白的部分木材,是制作红木家具时应当剔除的。白皮的硬度和密度都比心材差很多,在《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中,白皮之内的心材才被称为“红木”。

造假手法:有部分不良商家用含有大量白皮的红木材质做成家具,再用刷漆或画颜料的办法给白皮家具上色、制作纹理,这样就和心材部分颜色和纹理难以分辨,美其名曰“红木家具”。这种白皮家具质地软而不牢固,且容易被虫蛀腐蚀,是最经不住时间考验的“假货”。白皮除了不耐用,价格也和心材差十几倍。

辨别办法:红木专家建议,如果是颜料描画的家具,其接缝处一般都会比其他地方要厚一些,略显不自然。如果实在无法从特征来辨别真假的话,还可以用刀片在家具不起眼的背板或底板处轻轻刮掉一层,大致刮2毫米左右的厚度,观察新刮面与表层是否一致,就能确认这件家具是不是白皮料的了。

但如今,还有一种更高明的造假手段,就是把白皮材料进行高压浸染,让颜料渗入到材料的内部,即便是把家具锯开也难辨真假。
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时,在合同里让商家写明红木家具的具体材质和白皮的含量。
红木家具开裂变形的“元凶”!您买的红木开裂了吗?
红木家具开裂变形的“元凶”! 很多人认为家具出现裂缝是因为温度,实际上的真正原因来自湿度,而非温度,这是一个常见的错误认识。 红木家具开裂对很多消费者和厂家来说是一种极其糟糕的体验。很多客户都不相信这么贵的红木家具会出现这种问题。以不了解原因

2、材质造假:低端红木冒充高端红木
一些商家为降低风险,不会完全使用假材料,而是将假料掺进真料中,让人“真假难辨”。
造假手法:据业内人士介绍,以紫檀为例,现在市面上真正的紫檀木已经非常稀少,科特迪瓦的“科檀”在颜色与花纹上与紫檀接近,因此被一些商家掺进紫檀木当中,制成价格昂贵的紫檀家具。又如红酸枝近年来成为红木市场的“新宠”,而它的掺料现象也非常严重。东南亚的“花枝”、巴拿马和墨西哥的“微凹黄檀”在材质密度、纹理以及油性上与红酸枝接近,被大量掺进真正的红酸枝原材料中。

辨别办法:此类造假手段最为隐蔽和高明,普通的消费者根本难以分辨,只有业内人士才能凭经验辨别。
建议:消费者要购买红木家具最好邀请懂木材的人士一同前往。此外,还是要在购买合同里让商家写明具体材质(俗称和学名、产地都要写明)。

3、结构造假:用铁钉固定红木家具,生锈影响品相
懂行的人都知道,中国的红木家具是用榫卯结构对家具部件进行组装连接的。榫卯使用得当,两块木结构之间就能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
造假手法:专家介绍,“不少人喜欢买超便宜的越南红木家具,但这些家具大多是采用铁钉、木梢、假榫来固定家具的组装。经过3-5年,时间久了铁钉生锈影响家具品相,也会导致家具松动散架,一旦散架又要花钱重新找专业人士维修稳固。”

辨别办法:刚入门的消费者大多不懂识别,一看材料是真的,价格又便宜就买了。但真正考究的工艺做出来的红木家具是不能有铁钉的。
建议:可以带着磁石去检测红木家具,这也是一个有意思的办法,有木有?
本文源自头条号:幸达红木家具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木香花期长达300天,又红又香?别被“假货”骗了
星期一晚上,我在某个群里被宿迁的一个商家怼了一脸。当时因为忙着做饭,没空和他理论。他怼我的原因是我说没有红木香,只有白木香和黄木香。他说让我多学习学习,不但有红木香,而且有可以春夏秋三季开花的红木香。又给我举例说红罗莎莉和梅郎珍珠都可以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