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身上常见的吉祥图案科普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红木家具外在的优点很多,稀有高贵的木材,传统古典的器型都为大家所津津乐道,但红木家具的外在优点可不仅限于此,众所周知,雕纹是中国传统的装饰性手法,最早青铜器时代就给青铜器上做出了各式各样的吉祥纹饰,雕纹也是古代建筑的常客,雕纹出现在红木家具

“广式红木宫灯”至今有600多年历史,
是绘画、木雕和玻璃工艺的集合体。
它以珍贵的原料精雕细刻,
曾是进贡皇宫的珍品,
后大量出口,
广受外国人喜爱,
被称为“中国灯”。


广州是传统红木宫灯的发源地之一,
后因各种原因,
这门岭南传统手艺一度失传。
1996年,已年过半百的老广州人罗昭亮,
毅然转行,
扛起复苏红木宫灯的大旗。
极致工艺重现盛世景象 红木版《姑苏繁华图》即将亮相苏州创博会
以“新设计·新生活·新天堂”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苏州创博会将于7月31日至8月2日举行,为大家展现创意设计产业所引领的“设计理念”、“生活方式”与“未来愿景”。本届创博会上,一件特殊的展品——“红木版《姑苏繁华图》”将重磅亮相。 据了解,“红木版《

罗昭亮,广式红木宫灯的第二代传承人。近年来,大家在广府庙会、迎春花市等活动中看到的大型宫灯,就是罗昭亮的作品。今年已经82岁,本应是颐养天年、弄孙为乐的罗昭亮,现在还在为宫灯的创新与变革忙碌着。

用坚守点亮红木宫灯
得益于祖上都是从事木工手艺制作,罗昭亮从小学习木艺设计。本想着毕业后继承家业,但由于时代的需要,他成为了国家首批开发大西北的建设者,童年时造宫灯的梦想,暂时按下了暂停键。

由于传统红木宫灯制作需要大量昂贵的木材,还有各种木工设备,这些都首先需要解决资金问题。罗昭亮顺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海做起了摩托车配件生意,赚到了第一桶金.


1996年,罗昭亮已经58岁了,手头的资金足以让自己童年时的梦想得以再次启航。于是,他聘请已退休的老艺人做技术指导,开始了他的宫灯事业。
内侧作画的 " 中国灯 "


红木宫灯的制作主要由灯架、玻璃画制作两大部分组成。灯架部分要经过选材、焙烘、开锯木料、拉花、雕刻、刮磨、打磨、捡色、上漆等工序;宫灯玻璃部分则要开料、喷砂、绘画、包装等,其中的绘画又可细分,加上最后安装,总共能有 20 多步,十分考验人的耐心和细心。


在几十年的宫灯制作中,罗昭亮觉得,要想让更多人接纳并喜欢红木宫灯,应该要让这些老器物有紧随时代的新面貌。他把制作宫灯的传统技艺融入了很多创新的理念,例如宫灯设计引入环保理念,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宫灯结构。在罗昭亮的不懈努力与坚持下,广式红木宫灯终于迎来了“第二春”。

梁下灯火点点,罗昭亮的梦想实现了但仍然步履不停,他用不断的创新去守护着这门传统手艺,用立体的画框向世人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敬请关注今晚22:05
珠江频道《文化珠江》
之“梁下画影”

编辑 | 老张
本文源自头条号:珠江频道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有人出百万主人不卖!农民花三十万购得三方红木,并雕刻成名人像
在豫北大铺村附近有个生态园,这是一个观光与饮食相结合的透光玻璃建筑,除了里面摆设的各种名贵花草外,最为引为瞩目就是这尊真人大小的名人像了。名人像高约1.80米,重180公斤左右。图为3名成年男子在名人像前观看,他们3人的身高都不超过名人像高。(李刚